中国财经晚报
四十载勤耕医道,赤子心传承中医
——访沙洋县龚承虎中医诊所创始人龚承虎
龚承虎医生受父亲启蒙,踏入了中医行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多年行医,他深感自身知识的局限,难以应对复杂病症。于是,他毅然地踏上四处求学之路,冲破重重阻碍,不断提升自我。
1994 年,他学成归来,潜心沉淀所学,正式开启了坐诊行医的生涯。在行医岁月里,他以仁慈为怀,妙手回春,治愈了各类病患。尤其是在不孕不育、消化系统疾病等诸多病症的治疗上,成绩斐然,声名远播。他不仅治病救人,还倾囊相授中医知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他的引领下,相信中医文化将如春日繁花,蓬勃发展,传承弘扬之势愈发兴盛,惠及更多民众。
怀仁志医,研学不辍
在中医的广袤天地里,有一位医者,以其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追求,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他便是龚承虎。龚承虎与中医的缘分,最初萌生于家庭的熏陶。在他十三四岁的青葱岁月中,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彼时,他的父亲在窑洞避雨时,邂逅了一位神秘高人。父亲淳朴善良,将自己的物品与这位高人分享,这份真诚深深地打动了对方,高人遂将跌打损伤的绝学倾囊相授。家中兄弟四人,父亲期望他和哥哥能习得一技之长,就这样,龚承虎踏上了中医的漫漫征途。
在跟随父亲研习中医多年后,1983 年成为了龚承虎中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投身于当地卫生院一位姓朱的业务院长门下,开启了系统学习中医的历程。在朱院长身上,龚承虎深刻地领悟到了何为良医。朱院长不仅医术精妙绝伦,能精准地诊断病症、妙手回春,更拥有高尚的医德,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关怀备至、耐心细致。这让龚承虎在心中立下宏愿,要成为像朱院长这样德艺双馨的中医。
学有所成后,龚承虎开始为乡里乡亲诊治常见病症。然而,临床实践让他愈发深刻地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面对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病情,他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外出求学之路。只要听闻何处有医术精湛的中医,他便毫不犹豫地收拾行囊、即刻启程。有时,这一去便是数日甚至数月。其中一次,他竟长达五年未曾归家。彼时,他已为人父,对女儿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但对中医知识的渴望,让他坚守初心。他深知,若停止学习,便不配做一名合格的中医。
在这漫长的五年游学时光里,龚承虎四处奔波,拜访了众多名师,医术也在不断磨砺中日益精进。但其中的艰难困苦,唯有他自己最为清楚。在诸多经历中,有一段记忆尤为深刻。多年前,他与远安县的一位老先生曾有过一面之缘。这位老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医术登峰造极,尤其是在调理各类慢病方面,声名远扬。开启游学之旅后,龚承虎想起了这位老先生,便历经两天的跋涉来到远安。起初,他因羞涩而不好意思提及拜师之事,便在老先生坐诊之处帮忙打杂。几个月间,他不辞辛劳,待与老先生闲暇时,便找机会与之攀谈。
恰逢老先生寿诞,龚承虎深知老先生喜爱抽雪茄,便费尽周折,向亲友东拼西凑借了些钱,买了一盒雪茄,还特意找裁缝为老先生定制了一身新衣作为贺礼。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老先生,老先生欣然收他为徒。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老先生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龚承虎,甚至将家传的一整套珍贵老医书也交付予他,并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人外有人,学海无涯。”
1994 年,龚承虎满载而归,回到家乡。他静下心来,认真梳理、沉淀这些年的所学所感。至此,他正式开启了坐诊行医之路,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患者排忧解难,在中医领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善怀医道,惠泽病黎
龚承虎凭借着四十余载如一日的执着坚守与不懈钻研,稳稳屹立,成为了中医学科全领域的中流砥柱。他不仅对中医理论有着透彻的领悟,烂熟于心,更在漫长的临床实践岁月中,淬炼出非凡卓绝的医术。尤其是在不孕不育、消化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咳嗽以及癌症等病症的治疗上,成绩卓著,声名远扬。
步入龚医生的诊室,入目便是满墙的锦旗,它们宛如一段段温暖而动人的乐章,每一面都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希望与感恩的故事。多年前,一位罗姓女士深陷不孕不育的痛苦泥沼,结婚七八年的时光里,她满心期待,却始终未能等来新生命的降临。她怀揣着希望,辗转于全国各大医院之间,四处寻医问药,可最终得到的却是染色体问题导致难以受孕的残酷诊断。在西医的认知里,这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她听闻了龚医生的大名。那一刻,她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怀着满心的期许与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龚医生。龚医生凭借着深厚扎实的中医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仔细为她诊脉、辨证,精心制定了调理方案。日复一日,仅数月之后,奇迹就真的发生了,罗女士成功受孕。此后,她顺利诞下了一女一子,两个孩子健康活泼,茁壮成长。这个家庭沉浸在喜悦的海洋中,对龚医生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无独有偶,去年,一位胡姓女士也在生育的荆棘之路上艰难地前行。结婚两三年未能生育的她,在农村传统观念的重压之下,无奈地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可命运似乎并未对她展露温柔,在第二段婚姻中,她依旧在求子的道路上徘徊迷茫。就在她几乎要被绝望吞噬之时,龚医生的名字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她黑暗的世界。在龚医生的悉心调治下,仅仅三个月,她便成功怀孕。龚医生以其高超的医术,为这些在黑暗中摸索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之光,在不孕不育治疗领域,堪称名副其实的“神手专家”。
在癌症的调理方面,龚医生同样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医术。许多年前,一位陈姓老人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西医宣告治疗的希望渺茫。心灰意冷的老人选择回到老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家人找到了龚医生。龚医生没有丝毫的退缩与犹豫,他专注地为老人仔细诊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随后为老人制定了个性化的调理方案。在龚医生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生命奇迹般地延长了七八年。这多出来的时光,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也让他的家人对龚医生满怀无尽的感激。
在龚医生漫长的行医生涯中,这样的案例多如繁星,数不胜数。每一个康复的患者,都是他精湛医术的有力见证。然而,龚医生始终秉持着一颗谦逊与仁爱之心。他常说,患者是他的良师益友,自己如今所掌握的医术,都是在与患者的相处和治疗过程中不断积累而来的。他深深地明白,只有真正设身处地去感受患者的痛苦,才能更好地发挥所学,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龚医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着一名医者的担当与使命。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中医事业中,用精湛的医术和仁慈的爱心,为无数患者点亮了希望的曙光。
传中医道,续杏林光
回顾龚承虎的行医之路,并非康庄大道,而是布满了重重困难与荆棘。在 1997 年至 2000 年期间,全国医疗行业进行整顿,对个体行医展开了一定程度的规范与限制。在这股浪潮之下,龚承虎的哥哥无奈地放弃了中医行业,众多同行和同事也纷纷转行。然而,龚承虎却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加之当时镇卫生院缺乏中医人才,幸运地被卫生院接纳,躲过了这场冲击。即便如此,他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凭借着勤奋刻苦的精神,积极参加成人高考,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考取了各类专业证书,为自己的中医之路筑牢了根基。
面对诸多困难与挫折,龚承虎丝毫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对中医行业的热爱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不息,心中那股不甘平凡、不甘中医事业就此沉寂的劲头,始终支撑着他砥砺前行。每一次成功治愈病人后所带来的成就感,以及患者们由衷的赞许,都让他深感自身价值的实现。他深知,周围还有众多患者在病痛中挣扎,亟待他的救助,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成为他在中医领域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
龚承虎医生有着独到的医学见解,他始终坚信“人未病,心先病”。在他看来,许多患者的疾病根源在于心理问题,长期的郁积情绪无法得到抒发,久而久之便诱发了身体上的疾病。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他总是将心理疏导放在首位,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心声,用温暖的话语和真诚的关怀,让患者的心情逐渐舒畅。随后,他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搭配方案,并指导患者进行调息拉伸等运动,全方位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且,针对每一种病症,龚医生都精心研究出了与之相匹配的运动调息方法,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龚承虎医生为广大医护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他始终以患者满意为宗旨,将服务质量放在首位,秉持着一颗善良之心,以德善为本。在诊疗的过程中,他从不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是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精准开药,杜绝过度医疗,真正践行了高尚的医德。
为了将中医文化这一瑰宝发扬光大,龚承虎医生不遗余力地投身于中医传承工作。每年,他都会接收来自大专院校、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前来实习,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他还将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带在身边,言传身教,让中医文化在家族中得以延续。对于那些有志于投身中医行业的年轻人,龚医生语重心长地建议他们要静下心来,切勿轻信网上的速成理论,而是要注重中医的机理根基,深入钻研阴阳五行的运作规律,以及人体气血、骨骼之学,将这些知识沉淀积累,融会贯通,再灵活地运用到中医实践中。
展望未来,龚承虎目光坚定而深邃。他誓要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服务于广大民众。未来,他将一如既往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毫无保留地传承中医技艺,让中医文化的魅力不仅在国内绽放,更能走向世界舞台,被全球人民所熟知和赞誉。龚承虎医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对中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他的付出和贡献,必将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他的引领下,中医文化一定能够蓬勃发展,造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