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晚报
厨艺传承扬国粹,创新美味谱新篇
——访中国烹饪大师王平
在中国餐饮界,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大师,他以精湛的粤菜技艺、深厚的管理经验以及对营养搭配的独特见解,赢得了无数赞誉。这位大师便是王平——一位拥有 32 年辉煌厨艺生涯的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名厨、注册中国烹饪大师。
王平不仅在烹饪技艺上独树一帜,更在传承与发扬中华美食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热爱,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无论是在传承经典还是在开拓创新方面,王平都将始终保持那份执着与热情,书写着独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并期待与更多同行共同探讨中华美食文化的未来发展路径,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匠心独运,厨艺传芳
高中毕业后,面对未来的抉择,他毅然地选择了学习一技之长——烹饪。尽管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但王平深知,掌握一门扎实的手艺,才能在未来立足。这一决定,不仅塑造了他的职业生涯,也为中华美食文化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初入行时,王平遇到了许多挑战。从简单的切、剁,到复杂的雕刻,每一种技巧,都需要无数次的重复练习才能掌握其精髓;而食材处理,同样是一个需要耐心与细心的过程,无论是挑选最新鲜的原料,还是去除鱼鳞、剔除鸡骨,或是将各种蔬菜清洗得一尘不染,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背后,其实隐藏着无数细节,等待着他去发现和学习。
对于年轻的王平来说,这段时期,不仅是技能上的磨炼,更是一场意志力的考验。面对连续几个小时的站立、手部肌肉的酸痛以及偶尔因失误而导致的伤口,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的想法。相反地,每一次困难,都是助推他前进的动力,每一次挫折,都成为他成长的阶梯。正是在这段充满汗水与泪水的日子里,王平逐渐培养出了坚韧不拔的性格,这种性格,如同基石一般支撑着他,在未来的岁月里,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能坚定地走下去。可以说,没有当年那段刻骨铭心的学习过程,就没有今天技艺精湛、广受赞誉的王平。
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王平逐渐掌握了烹饪粤菜的基本技法,并开始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一次重要的比赛,成为了他人生中的转折点。在比赛中,他结识了一位祖籍香港的师傅,这位师傅曾为国家领导人做过菜,精通粤菜。在他的指导下,王平不仅提升了厨艺,还学会了如何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菜品。这段经历,让王平意识到,找到一个好的引路人是多么重要。
此后,他一直保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始终坚信:“做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
凭借着卓越的技术水平和不懈努力,王平逐渐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近年来,他先后荣获了“中国十大杰出烹饪大师”“中国餐饮优异之星”等称号;并在多个重要赛事中摘得桂冠,包括但不限于第二届全国流行菜烹饪大赛银奖、第二届国际行政总厨艺术烹饪大赛金奖、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餐饮创新成果烹饪大赛金奖、第十届创新粤菜烹饪大赛金奖、首届广东远洋渔业杯金枪鱼烹饪大赛金奖、关公宴传承人等殊荣。2024 年,王平更是一举入选了《国家名厨》第六卷,被授予“国家名厨”的崇高荣誉。这些辉煌成就,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其为中国餐饮事业发展所做贡献的最佳见证。
食蕴乾坤,健康为本
作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王平深知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他的手下,每一道菜品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玉米汁扣鲍鱼”“茶叶汤鱼翅”“鲜奶撞姜汁燕窝”等专利菜品,不仅是对原材料选择严格把控,更是其烹饪技巧精准把握的具体体现。特别是“玉米汁扣鲍鱼”,这道作品,巧妙地将视觉艺术融入味觉享受之中,让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王平坚信,真正的创新,不是摒弃传统,而是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美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王平除了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大师级厨师,还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餐饮企业的需求,他在工作之余积极进修相关知识,系统地学习了餐饮管理、酒店管理和工商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使得王平不仅能够带领着团队高效运作,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他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背景,还需要拥有广阔的眼光和长远的战略思维。因此,他总是鼓励团队成员进行跨界学习,吸收不同行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从单纯的口感满足转向更加注重营养成分的均衡摄入。王平深入研究营养学原理,致力于创造美味又健康的膳食方案。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定制专属菜单,确保每位顾客都能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佳肴。他精心设计菜品,严格控制食材选择和搭配比例,在蛋白质方面优先选用鱼类、禽肉和豆类等优质蛋白来源,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及活动水平调整蛋白质含量;对于脂肪的选择,倾向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和菜籽油,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注意控制总脂肪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健康问题。
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王平推荐全谷物食品、杂粮和薯类作为主食,这些食材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健康和血糖稳定。蔬菜水果是其菜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王平提倡多样化选择蔬果种类,确保全面且均衡的营养摄入,并根据季节变化选用新鲜食材。他还重视微量元素的作用,如铁、钙、碘和锌等,确保每一顿饭都是一次完整的营养之旅。王平强调三餐合理分配的重要性:早餐富含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一天的工作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午餐注重平衡,包含适量的蛋白质、健康脂肪以及丰富的蔬菜;晚餐则清淡易消化,减少油腻和高糖食品,以免影响睡眠质量。通过这样的安排,王平不仅提供了美味可口的菜肴,更为顾客的长期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王平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通过自媒体等形式向大众普及科学饮食观念,助力构建和谐社会。他认为,作为一名厨师,不仅要提供美味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要关心人们的健康,引导大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用心做好每一道菜,用爱去服务每一位客人。王平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传奇,更是中国餐饮业发展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热爱,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醉心传承,持续深耕
王平的多款作品,因其独特的创意和卓越的品质,成为行业内竞相模仿的对象。“玉米汁扣鲍鱼”“茶叶汤鱼翅”“鲜奶撞姜汁燕窝”等菜品,不仅是味蕾上的盛宴,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这些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通过舌尖传递给每一位食客,使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得以广泛地传播。
更重要的是,这些专利菜品标志着中国餐饮界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利菜品不仅是对厨师个人创造力的认可,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与传承。每一道专利菜不仅仅是美味的象征,更是在讲述着一个关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故事,让更多国内外食客了解到中华美食的深厚底蕴。
在谈到全民健康话题时,王平表示:“作为一名厨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做出美味的食物,更要考虑如何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因此,他提倡推行“绿色厨房”理念,即选用天然有机食材,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量,力求做到真正的原汁原味。这种做法,不仅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趋势,也体现了对环境负责的态度。此外,针对当前 AI 技术日益普及的现象,王平有着独到见解。他认为,虽然机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人类完成简单重复的任务,但对于那些需要高度情感表达和个人见解的高端料理来说,真正的大师级厨师,是不可替代的。相反, AI 可以作为工具,帮助厨师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更高效地生产和服务。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王平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王平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他表示将继续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更多可能性,为推动中国餐饮事业迈向更高层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是在传承经典还是在开拓创新方面,王平都将始终保持着那份执着与热情,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王平不仅仅是一位烹饪大师,更是中华美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他的努力,将不断激励着新一代厨师继续前行,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