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企业品牌战略的制定与革命战争中的战略智慧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深邃的互通性。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作中,毛主席曾深刻指出:“及时退却,使自己完全立于主动地位,这对于到达退却终点以后,整顿队伍、以逸待劳地转入反攻,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段话凝聚的核心思想是“以退为进,以迂为直”,即在特定的战略背景下,为了最终实现前进的目标,适时的退却不仅不是软弱的表现,反而是智慧的选择和力量的积蓄。

在品牌战略的领域里,同样存在着一种与之相呼应的战略——否定性战略。这种战略并不是简单地对自身进行否定,而是指品牌在面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时,通过主动调整、优化甚至暂时放弃某些元素,来更好地聚焦核心价值和目标市场,从而在未来实现更有力度的进攻和突破。否定性战略并非消极应对,而是积极适应和引领市场变化的一种高级策略。
相较于那些成功找到市场机会的案例,否定类战略对我们的企业主尤其是小企业主意义更加巨大,因为小企业主承担风险机会小,容错率低,一旦走错一步,多年辛苦创造的财富便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就算是知名的咨询公司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机会。比如著名风投公司红杉资本也曾有过这样的机会。当时有一家功能饮料公司,市场前景,销售数据等等都十分漂亮,红杉资本对其背调时,也十分满意。在双方准备签订10亿投资前,红杉资本创始合伙人找到成美,希望成美帮助把这个产品的
市场进行定位分析以及对这个企业进行战略梳理。
当时红杉给到的该功能饮料公司的资料都是十分利好的,成美几乎都不需要做什么工作,做个顺水人情似乎就可以促成一桩完美的“投资”,甚至可能过几年在资本的帮助下这家功能饮料公司就完成上市融资,成为一个美谈。在接到这个请求后,成美严格的按照“定位三角模型”对该功能饮料的市场进行了走访分析。可最后得出的结果却是红杉资本不能够投这个项目。不仅是该功能饮料存在诸多产品硬伤,成美还调研出该功能饮料公司的数据不真实,有美化数据的情况。

我们说投资人投资人,有的时候他们投资的不只是一个项目,更多是创始人和他的团队,一旦创始人的品格,或者说为了拉投资做一些“修饰”的事情时,这样的团队就已经偏离了方向,成为一个为了“数据”去做市场的企业,那将来无论是留给资本方还是股民都将是一场灾难。为此红杉资本与成美争论了许久,最后还是被成美的数据说服,决定停止这笔投资,寻找新的项目。
时间也证明了这些假的数据是换不来市场真的销量的。这个功能饮料一直没有起来,而红杉资本因为成美这次“否定”性提案挽回了数亿元的投资损失,让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后红杉在投资快消品领域都会推荐企业来找成美进行定位。

成美的这一否定性提案不仅展现了其对于市场敏锐而深入的分析能力,更是在品牌战略领域对其自身专业实力的高度自信。敢于否定看似诱人的投资机会,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客户利益的极度负责和坚守原则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