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晚报

 
 
点击排行
您所在的位置:
人类文明发展新高度——欧盟《自然信用路线图》/联合碳汇基金
来源: | 作者:互联网 | 发布时间: 2025-07-15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人类文明发展新高度——欧盟《自然信用路线图》/联合碳汇基金

联合碳汇基金(United Carbon Sink Fund)

 

近期,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自然信用路线图》(Roadmap towards Nature Credits),其宗旨是,吸引私人投资支持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生态系统保护奖励农民、林地管理者、渔业工作者、保护区管理者及地方社区等生态守护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行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我们必须把自然纳入资产平衡表。如果设计得当,自然信用将提供一种高效的、市场化的驱动工具”现在,欧洲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将自然视为欧洲未来的战略资产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已经到达高度自然信用机制将深化和促进人类气候意识形态发展,最终形成保护地球人类家园的巨大推动力

与碳信用机制不同,自然信用机制则主要针对碳清除潜力有限但生态价值极高的区域。传统碳市场通常聚焦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与封存能力,如林业、泥炭地或农业碳汇等项目,而对于干旱草原、珊瑚礁、授粉走廊、濒危物种栖息地等生态系统,尽管它们的碳清除量级较低,却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水文循环、防止土地退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类区域在碳市场中往往被“低估”甚至“排除”,难以吸引资金介入。

自然信用机制通过建立多元化生态指标(如栖息地质量、物种丰度、生态连通性等),可以为这些地区量身定制激励方案,将其纳入绿色金融主流视野,真正实现“以价值衡量生态、以市场促进保护”的新路径。

自然信用机制实施路径包括

认证(Certification)独立第三方验证项目是否符合生态标准;

信用发行(Crediting)基于已实现成效,生成可计量的自然信用单位,可用于市场交易、绿色披露或公共采购等用途。

为避免市场信任崩塌,欧盟强调自然信用必须建立在高标准治理之上,关键做法包括:建立独立认证体系与科学生态指标;避免开发者、注册机构、认证方的利益冲突;引入遥感与MRV(监测-报告-核查)技术;明确信用的发行、更新、转让与失效机制;遵循“不重复计算”“额外性”“可追踪性”“透明度”等国际原则。

自然信用机制认证主要借鉴欧盟2014年已通过并生效的碳清除认证框架CRCF(Carbon Removal Certification Framework)的制度基础。CRCF关键标准包括:

 

联合碳汇基金United Carbon Sink Fund将与欧盟相关机构合作,深化和拓展气候项目定义,利用以气候加密货币GGD计价的气候永续债(Climate Perpetual Debt),规模采购欧盟标准“自然信用”,支持欧盟每年约760亿美元的资金筹集计划,促进非洲和全球后发地区减贫与绿色经济发展。

 


财经商业
新闻资讯
汽车
健康
医疗
时尚
教育
房产
艺术
游戏